賺錢是一種生存覺悟一種智慧
老實人與成功的商人相比,不見得智商低。但為何沒有商人的財富呢,其實老實人缺乏的只是賺錢的智慧。我們不妨把這種智慧叫作“財商”,就仿佛人們慣用的“智商”,“情商”。賺錢的智慧思考的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,也不是物與物之間的關系。它思考的是人與物之間的關系。因此大多數人一直用固化的思想去看待賺錢的行為,何為賺錢?
賺錢是一種全新的生存覺悟
首先我們不應當把賺錢簡單地看成只是一種生存行為,而應當看作一種生存覺悟。
不僅如此,我們還應當把這種生存覺悟尊崇為指導我們具體生存的導師。因為,如果沒有生存覺悟的指引,我們將會永遠在一種生存定勢中閉著眼睛“驢拉磨”,勤勞地轉來轉去,卻永遠轉不到明天。
對生存覺悟最大眾化的解釋是:是否“覺出”自己的生存出了什么問題,并“醒悟”到下一步應該怎樣去做,進而下定決心棄舊圖新。對于長時期依賴土地和國家的人,能看到賺錢是解決自己的生存困境的重要方式,當然是一種覺悟。覺悟初期,人們可能免不了對新的生存方式產生一種恐懼心理,但它帶給人們的前景卻是告別貧困,并自豪地跨入新世紀的大門。
賺錢是特別的、男性化的思維
賺錢是單純的思維,只思考利益問題。
賺錢是數字的思維,只思考利益分配。
賺錢是擴張型思維,只思考利益繁殖。
賺錢是無情的思維,只思考利益本身。
賺錢是掠奪性思維,只思考利益攫取。
賺錢是世俗的思維,從來不思考利益的意義。
賺錢也是一次性思維,一清二白,互不相欠。
賺錢也是道德的思維,從來只信奉公平的原則。
賺錢是很男性化的思維,充滿血性和雄心,從不拖泥帶水。它看似簡單,掌握起來并不容易。因為——賺錢還是一種精神,一種自尊自強的精神,它充滿創造幸福和未來的激情。
賺錢絕對是一種智慧
如同做生意,賺錢當然也是智慧。但是,它是另一種智慧。
在中國儒家的觀念里,賺錢是低級的行為,商人被打入社會下層,經商充其量只能算做體力勞動。中國有一句“無奸不商”的俗語,這是對商人惡意的攻擊。隨著社會的發展,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此類看法的偏激和陳腐。但是,我們誰敢肯定這個遠古的幽靈已經從自己的大腦中徹底消失了呢?其實經商賺錢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因為它也是一種智慧。這種智慧主要表現在:它思考的不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,也不是物與物之間的關系。它思考的是人與物之間的關系。它永遠記得:只看重人與人的關系,使我們陷入漫長的封建倫理文明的泥潭,直到今天,我們的雙腳還遲遲不能從泥潭里拔出。它告訴我們:物與物的關系,是自然科學研究的命題,與大眾生存的直接關系并不很大。它還告訴我們:人要活著,就要從物質世界獲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,包括物質的最簡潔的表達形式——貨幣。
那么,人與物相處的最大智慧是什么呢?一句話:它是一種絕對的實用智慧,只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和1+1=2的計算規律。如果誰把它看得太復雜,誰就注定是個蠢人。而我們總是把簡單的問題看得復雜化,所以我們只擅長解決心靈問題,而拙于處理生存事務。
因此,我們必須從賺錢開始,學會生存智慧。
說到底,賺錢的智慧只有一句話:當我們想把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錢時,首先得給予別人利益。然而問題是,我們給別人什么呢?也就是說,我們有什么資本呢?如果我們什么都沒有,我們本來就是出于貧困,才要賺錢。但是賺錢的條件卻是先給別人以利益,我們拿什么給對方呢?那就意味著我們不能給對方任何利益,我們又怎么能安然地把對方的錢變成自己的呢?如果是這樣,我們理所當然會覺得是在做白日夢。
現在,請讓我告訴大家:我們所缺乏的只是金錢,并不等于一無所有。我們的辦法就是用自己的其它資本與對方的金錢交換。賺錢的智慧思考的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,也不是物與物之間的關系。它思考的是人與物之間的關系。我們明白這個邏輯關系嗎?我們會計算付出和獲得的比率嗎?我們有這種氣魄和覺悟嗎?對于貧困的人來說,這就是我們賺錢的秘密。
因此,賺錢也是一門學問:一種對人的物質情結的無情探索,它殘忍地揭開了人類一切虛偽的道德面具;賺錢又是一種情感:一種對財富的戀情。這種戀情里溶注了對生存的全部責任感。賺錢更是一種活力:一種人類生存的活力,它橫掃一切假斯文的陳腐之氣,使生活充滿生機。
聲明:此內容來自互聯網,版權歸原作者及相關網站所有。(責任編輯:粥鋪加盟)?